澳商南沙跨境電商嘗“頭啖湯”
粵港澳大灣區創業空間廣闊,利用跨境電商新業態模式,把澳門及葡語國家優質產品更快速、便捷地送到廣大消費者手中,蘊含着巨大商機。本期灣區大視野講述在廣州南沙成立首家澳資跨境電商企業的創業者——馬俊,一探其如何借助南沙自貿區打造的跨境電商生態鏈,敢為人先,打通首條連接澳門與內地的跨境電商物流渠道,在跨境電商領域中嘗到“頭啖湯”。
作為澳門中葡電子商務商會常務副會長的馬俊,早在一四年內地跨境電商興起之初,已察覺該領域的發展潛力,並透過該協會的力量積極推動電商業落地澳門。
“當時廣州海關已經有各種模式,內地不少企業在境外很多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台灣等地都開始做跨境直購,只有澳門一直未做。”馬俊解釋道:“那時候,澳門企業對於電商仍不太接受,因為市道不錯,很多人覺得做實體店已足夠,再做電商生意很麻煩。”
直到一六年開始,隨着線上支付在澳門不斷普及,澳門電商業才慢慢興起。但僅僅在澳門本地做電商業務,馬俊認為市場空間十分有限,反觀擁有龐大消費能力的內地市場,潛力卻是幾何級遞增。
“當時有不少澳門企業期望做跨境電商,但無奈在貨物物流、通關等仍有不少障礙。”馬俊指出。
政策紅利打開新市場
後來,在澳門經濟局和南沙區政府支持下,借助南沙自貿區作為跨境電商試點地區的政策紅利,在一七年八月十七日,全國首批符合CEPA協議原產地要求、應用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實現質量信息全程跟蹤的澳門食品,才以跨境電商直購進口模式,從橫琴口岸轉關,高效通關進入到南沙跨境電商園區。標誌着澳門本地中小企業首次利用跨境電商開拓內地市場,打開了新通道。其時,貨物從澳門倉庫到南沙,加起來大概三個多小時完成,完全能做到像內地電商一樣的速度。
南沙備案產品逾千種
為更好開展業務,澳門中葡電子商會專門成立了南沙首家澳資跨境電商企業——易享(廣州)跨境電商有限公司。作為該公司負責人的馬俊指出:“易享成立後,相當於澳門企業可以完全獨立地面對海關、商檢,做跨境電商的三單對碰(即客戶訂單、支付流水、物流信息核對),對於產品備案、產品報關以及資金匯回澳門等,都有極大的幫助。”
馬俊透露,截至目前已有六十多家澳門企業能享受到跨境電商的服務,公司在南沙海關備案的跨境電商產品超過一千種,主要包括各種食品、保健品,大部分都是澳門及葡語系國家產品,並且包括一部分澳門公司代理的其他國家優質產品。
“可以說,在一七年,我們將澳門跨境電商實現了從零到一、從無到有,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展望未來,馬俊希望企業乘着跨境電商的發展東風,在一兩年內實現從一到一百,從一百到一千的速度飛躍發展。
資料來源: 澳門日報 2018-9-3